文化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天地 > 文化频道

改 口

更新时间:2013-11-14 00:00:00点击次数:444次
 一
    改口是一种风俗。
    在我们老家西安,男孩女孩确定恋爱关系以后、未结婚之前,一般的,相互称呼对方的父母为“叔叔”、“阿姨”;直到新婚大喜的那一天,才进行“改口”。
    改口,就是在结婚典礼的当天,在司仪的主持下,当着所有亲朋好友的面,男孩、女孩分别改变对对方父母的称呼。男孩大大方方的称呼女孩的父母“爸”、“妈”,岳父岳母喜笑颜开的送给女婿一个大红包——9999元,取意“夫妻恩爱,长长久久”;女孩羞羞答答的称呼男孩的父母“爸”、“妈”,公公婆婆满脸堆笑的送给女孩一个大红包——10001元,取意“万里挑一”。众人鼓掌,哈哈大笑,从此男孩女孩就是亲亲热热一家人了。
    改口一俗,城乡皆有,唯一不同的,是大红包的钱数不一样。
    但是,我的女儿的“改口”,却不是在这样的喜庆气氛中进行的。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正在河北保定上班的我,接到女儿的电话:她男朋友高远的爸爸因病突然去世了!女儿已从西安老家乘火车赶到了延安她男朋友的家。
    在一个半月前的国庆节期间,高远及其父母第一次来到我们家,10月2日,我们为女儿女婿举行了简单而热闹的订婚仪式。
    一个半月后的今天,亲家公却突然去世。此时此刻女儿女婿还没有领取结婚证,更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女儿不知道以什么身份参加葬礼,发来短信问我:“因为我和高远订婚了,人家问我要不要披麻带孝,征求我意见,我不知道,你说呢? ”我随即回复短信:“入乡随俗” !
    与此同时,自己赶紧去火车站买票,下班后连夜踏上了去延安的火车。
    没有买到卧铺票,没有买到座位票,站了10个小时,在凌晨四点多到达延安。
    按照西安风俗,我为亲家高凤成先生敬上三炷香,行了三鞠躬礼。
    亲家高先生享年55周岁!
    丧礼按照延安的风俗在进行着。
    考虑到孩子们还没结婚等实际情况,两天之后,高家亲戚给我买到了返程的软卧票,安排我准备返回保定。
 
 
    11月20日晚上,临走之前,我来到楼下高先生的灵堂前,最后一次为亲家上香烧纸。
    在我身旁的,是亲家母,在我身后的,是女儿女婿,再往后,是十多个身穿白色孝衣的晚辈们。
    亲家母一边烧纸,一边对着高先生的遗像说:老高,老范要回去了,再来看你一眼……
    身后,传来晚辈们的抽泣声。
    我拿过高先生的遗像,从衣兜里掏出手绢,一边细细地擦拭着,一边心里默默地说:老高,你在延安、我在西安,我们以前从未见过面,是我们在大学一个班读书的儿女相识、相恋从而将我们扭在了一起;一个多月前的国庆节期间,我们商定两家人在西安见面,为儿女举办订婚仪式;临来西安前,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你身体不是很好,本来不打算参加订婚仪式,但是在家人临出发之际,你果断改变主意,一同去了西安,一同参加了儿子的订婚仪式——多亏你去西安了,才使我们终生有机会见过一面,多亏你去西安了,才使我们共同分享了儿女订婚的喜悦。订婚仪式后,在我们家21层高的新房子,你的一句话,让我及所有的人感动不已:玻璃窗户太大了,以后有了小孩不安全——你想到的,永远是别人!唯独没有或很少想到你自己!老高,你活着的时候,没有能看到儿子结婚,没有能听到儿媳妇叫你一声“爸爸”;现在你要走了,我想再尽一尽亲家之情——哪怕是破了风俗,哪怕是再委屈了女儿,我也要让女儿在灵堂改口。
    我转过身,手持遗像,对女儿说:高远的爸爸活着的时候,没有能听到你叫他一声“爸爸”;今天,在高远爸爸的灵堂,我想让你改口!这是高远的爸爸,你叫一声“爸”!
    女儿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但是还是顺从的叫了一声“爸”!
    我又指着高远的妈妈说:这是高远的妈妈,你叫一声“妈”!
    女儿和高远的母亲紧紧的拥抱在一起,流着泪叫到:“妈”……
    再回到客厅,十多个晚辈跪在地上,一个接一个的给我敬酒,每人敬三杯。我一口菜没吃,喝完了所有晚辈的敬酒后,被女儿女婿等送上了火车。
    回到保定后,我给高远的近亲叔父高春生先生发了一条短信:“已顺利回到保定;昨晚休息的很好,谢谢你及各位亲朋好友!”
    高春生的回复是:“不客气,以后咱们多联系,你这次延安之行,受到了高家人的特别敬重!!”
    斗转星移,一晃两年快过去了,马上就到了高先生去世两周年忌日了,谨以此文,纪念高先生去世两周年!
 
原创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