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天地 > 文化频道

放风筝

更新时间:2013-03-25 00:00:00点击次数:689次

作者:于彦斌    字数:1294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代诗人高鼎的一首《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景象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情趣。如今又是一年春好日,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爱人带着孩子们出门踏青,说是踏青其实最主要是应孩子们的要求去“放风筝”。
  已经有好些年不曾放过风筝了,因此心里也对这次的放风筝之旅充满了期待。从城里开车走了约有5公里,就来到了事先早已看好的放风筝地点——一处空旷,没有高高的电线、树木、建筑等障碍物的沙土地。春日的阳光、空气总是给人一种清新怡神的感觉,田里的麦苗,路边的野草也充满了生机盎然之意。脚踩在松软的土地上,感受着不时抚过面庞的春风,沉睡于内心深处的那些美好慢慢苏醒了。
  放风筝前首先要测定风向、风速,可以通过观察旗帜、炊烟或者抓一把细沙土倾洒于空中,观察风向及风速的强弱。风筝的放飞方法一般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在风力适度的时候,可以不必请人帮忙,站立在原地根据风的流向、速度迅速将风筝放起,开始时要根据风筝的起飞情况,放一段线,停一停,并不时把风筝线轻轻一拉一松地帮助风筝增加向上的冲力,我给这种放飞法起名叫“原地放飞法”。另一种方法是如果放飞的风力太小,原地不能将风筝放起来,就需要跑动放飞。放飞时,需有一人手持风筝,迎风站立在风筝的背后或侧面,将风筝举起到与肩平(或举过头顶)。自己则拉着风筝线,逆风向前跑,直到风筝向上爬升时,可停下来,慢慢放线。当风力不继时,则需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的加风;如果感觉风筝线有拉力时,就要把握时机放线;若风筝有下降的趋势,有时尚须迅速收回一部分风筝线,直到风筝能在天空挺住不坠,我给这种放飞法起名叫“跑动放飞法”。这些儿时就已学到并运用自如的放风筝技巧,经过我的言传和演示仔细的教给兴致浓厚的孩子们,直到风筝在他们的手中腾空而起,扶摇直上。
  看着在空中直上云天的那一架风筝,心儿也如风筝般轻快、飘摇,充满了一飞冲天的豪情。当风筝停止放线,悬浮于空中时,心头又好似涌现出一种对大地的依恋之情,用那一根细细的线绳将自己的身躯与大地相连,御风轻?间,相望、相随。于是,索性躺下来融入这春日中去,但两眼却在陶醉迷离中定格在那飘摆摇曳的风筝上,那心儿也早已不知飞到了哪里。
在风筝的不停摇摆中,童年的那一段放风筝的美好记忆慢慢的浮上心头,与此时身处的情景渐渐重合。那也是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的季节,我们一帮孩童们兴致勃勃地拿着自己制作的屁帘儿、八卦、沙燕等“土风筝”,寻一处地势平坦、麦苗青翠之地放飞。记得,我们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小伙伴“王二牛”家的麦田,为此也没少挨王家婶子的数落,可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如故,没法儿谁让她家的地在我们看来最适合放风筝呢。如今,身处城市的高楼大厦中,我曾经数次想找那样一块放飞风筝的麦田而不可得,因此更加怀念王二牛家的那一块青青的田。
  儿时的许多记忆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远去,只有那一架时不时在心头飘摇翻滚着的风筝越发的清晰,紧紧的握住手中的那一根线绳,就像是握住了生命的轨迹,于是,微笑着起身和欢叫的孩子们和空中飘舞的风筝一起,在这春日的阳光下律动。

编辑:袁亚静
原创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