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芬港收费站 于彦斌 字数:1446
每个人的记忆中总会有一些让自己难以忘怀的事物,它们就像一坛坛陈年的酒,静静的存放于心灵中的一个角落,当你不经意间打开时,它们就会散发出馥郁的香味,使人沉醉。轻轻地用手指尖蘸起一点吮吸,一股岁月的味道立时弥漫在口腔并迅速的消散,于是,赶忙用盖子盖住,将它们再一次深藏,不是忘却,而是对它们的再一次“陈酿”,等待下一次的品尝。
我的家乡在华北平原,那是一个人烟稠密的村庄。每年农历三月,这里都会进行一场充满了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庙会。在过去,庙会主要承担了祈福、农具更换、换季商品买卖等任务,因此,大部分的庙会开始时间都会选择一些农时、换季前举行。然而在我心中,它还是农村除了春节、中秋节等大节之外,人们又一次走亲访友,增进彼此之间感情的纽带,从小到大对庙会怀有深厚感情的我一直深有体会。
庙会一般进行三两天。第一天,通常会进行一些传统的花会表演,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秧歌剧“拉耩耧”。拉耩耧再现了封建社会一家老小为了糊口,在地主逼迫下种庄稼的情景。它是由5个人物组成,有戴草帽的老父亲,有挑着担子的老母亲,有穿绿裤篮衫足登红绣花鞋的儿媳妇,有书生打扮的儿子,有提鸟笼、摇羽扇、穿绸裹缎的地主。表演时老父亲把着耩耧,儿媳妇在前面拉,老母亲挑着篮子送饭,书生模样的儿子肩上扛着轧地的滚子,看着老父亲和媳妇播种,地主则在一旁吆喝监督。这其中老父亲和儿媳妇是劳动的绝对主力,扮作书生的儿子则像一位看客,不时的做出厌恶劳动的表情动作。记得小时候最讨厌的就是那位书生,觉得他百无一用。虽然5位表演者都是农民,但他们把来源于生活的体会通过语言、动作运用到对人物的刻画中去,使得表演活泼而生动,再现了封建社会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直到现在它一直是家乡每逢节日都要表演的保留节目。
太阳一出来,上庙的三里八乡的人们,一群群或步行或坐车,手里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有说有笑的向村子中心汇集而去,碰到熟人时彼此之间不忘互相问候一句庙会专用语“赶庙去呀!”当他们抵达村子后便逐渐融入到声势浩大的人流中,和着缓慢移动的人潮一起向目的地流去。那种人挤人人挨人,胸贴着背脚踩着脚的场面,让人眼前充满了视觉上的震撼。
庙会对于小孩子来说比过年还充满了期待,不仅可以吃到好吃的食物,还有自己的许多个愿望会在庙会中实现:买玩具、买新衣、看马戏,还有至今让我都念念不忘的小吃——荞面??。
??是把荞麦去壳磨成面后加入清水、碱、盐揉成面团,然后把专用的压床架在烧开水的大锅上,揪一块面填入??床眼里,用手按住??床把,只听“?辍钡囊簧??购玫酿??就落入开水锅内,待煮熟捞出即成。如今这压??的床子在城市中已销声匿迹,只有在农村的庙会和集市上才能见到,不少城里的人们总是把这床子和这压??的情形当成古老的事物来欣赏,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压好的??可以凉吃也可以热吃,一般夏天人们凉吃,把由盐、醋、蒜汁、麻酱和辣椒油调好的汤汁倒入用凉水冰过的??里,放上黄瓜丝,最上面再顶上点儿黄色的芥末,一口吃下去,立时感觉全身上下无一处不通透,爽极了。冬天多是热吃,在碗底垫上烫好的绿豆芽,然后放上??,浇上含有羊肉丁、豆干丁的、黄花菜的大骨头汤,再撒入香菜,吃的时候伴随着嚼豆芽时的嘎吱嘎吱的清脆声,绝对让人回味无穷。
如今的庙会虽然已没有了儿时记忆中的模样,但无论它会走向何方,只要存在就有希望。历史的长河淹没了太多的记忆,但能保留下来的无不是渗入到人们的骨子里、灵魂深处的存在。留住心中的那段美好,把昔日的心深藏,成为庙会熙攘人流中的一员,去追求那一瞬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