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频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原创天地 > 文化频道

父 亲

更新时间:2009-06-29 00:00:00点击次数:613次

作者:陈建军     字数:1536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
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昨天从公司回家的路上听到从一个店里传来崔京浩的这首《父亲》,这是我小时侯很喜欢的一首歌,那时候的我经常唱给父亲听。时过境迁,现在听起来却是另一番滋味。
     上个星期天是父亲节,给父亲打电话的时候听得出父亲心里充满了喜悦,这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只是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他就那样的高兴,而父亲为我所做的让我又岂能说的完?我手握着电话时,却不知不觉的掉下泪来,无声无息。花开了又谢,谢了再开,我已经褪去了当年所有的稚气,不再是当年父亲膝下可人的小小孩童,凤凰涅??,痛苦但却升华了精神。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宽广。那么我的父亲他一定是那座沉默的大山,默默地用自己的宽广和深邃引领着我,让我经历岁月的变迁,渐渐学着淡定而从容地在红尘中行走。
     如今,我也为人父,也为了孩子四处奔波,却无法陪伴在父亲的身边。每次去电话,父亲总是那一句话,什么也别担心,我一切都好!每次挂了电话,我总是泪水潸然——“子欲养时亲不待”场景总在脑海不停闪现,我害怕这种情景。
     父亲由于工作的原因,常年不在家。小时候大抵每年只能见上一两次面,而这一两面,也因为父亲的严厉变得拘谨。因此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是严肃冷淡的代名词。
     父亲偶尔在家的日子,就意味着要汇报学习成绩要守很多规矩。父亲往往要严厉得多,不容许有一丁点儿差错,很有些鸡蛋里挑骨头的味道,让我委屈万分却又迫于严厉不敢吱声。
  再另人发怵的就是父亲的规矩。常年与慈爱心软得不忍斥责我一句的妈妈在一起,多少都带些野性,言语行事也随了乡里的孩子随意而没有章法。每每这时,父亲总是沉着一张脸,训斥我们:吃饭要端碗,不许下桌,不许叭嗒嘴;走路不许大甩手不许外八字不许蹦蹦跳跳;遇见长者要有礼貌主动招呼等等诸如此类。
  父亲的知识面很广,几十年走南闯北的经历,各地奇风异俗、传奇轶事在他是信手拈来。他也常有意识地给我灌输做人的道理,以事寓理,教我怎样应对生活中的纷扰。父亲最爱讲的,还是他的老本行——铁路修建工作,东南西北每一条铁路的建成他都能讲得滔滔不绝兴致盎然。正是因了他这些言传身教,让我也留在了交通职业的这条大路上。
     我渐渐长大,父亲却变得越来越温和,家庭的温馨融化了他大半生风餐露宿铸就的凌厉脾气。父亲的爱与母亲的爱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父爱粗犷而高远,母爱细致而周到。父亲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未来,谋生的本领。父亲也有温存的一面,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因随着父亲修建铁路地方迁移我也得转另一所学校,父亲就给他原来当过校长的学校打个电话,正月十三送我去上学,到校后,父亲大到床铺被褥,小到牙刷毛巾,一一帮我备齐,千叮咛万嘱咐要吃好,照顾好自己,我第一次发现父亲也有婆婆妈妈的一面。谁料第二天大雪漫道,交通中断,离家六十多里的路程,父亲步行回家。我送父亲到桥头,父亲说:“没事,回去吧,好好读书”。我看着父亲在齐小腿肚深的雪地上高一脚低一脚地前行,直到漫天鹅毛般的大雪掩盖了父亲的背影。这背影连同朱自清父亲的背影,常常在我心头上萦绕。以后父亲来信说:“那天到家后,把一双大头鞋脱下称称,足有七斤半呐!”
     我亲爱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可他在儿子的心里,却是最不平凡的人,他用他一生的正直善良给我做路标,用他的宽容和严谨,教我认真对待生活;用他的睿智和深遂,托起儿子的人生。亲爱的父亲,与您这座大山亲近三十余年,才越来越发现,您才是需要我用一生时间细细研读的书山。
编辑:魏立涛
原创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