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娟 字数:1181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可是城里的元宵节却是平淡寡味的,如果不是元宵王门口那长龙一般买元宵的人们,真的就感觉不到元宵节的存在了。想到这,眼前不禁浮现儿时在农村闹元宵的画面,记忆犹新,挥之不去。
在农村老家有一种风俗,每逢元宵节村里的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烟花和炮竹,还要挂上自家精心制作的灯笼。在村里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月十四是神灯,正月十五是人灯,而正月十六则是鬼灯。到了正月十四这天吃过晚饭,就会由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携同村支书一起挨家挨户的去点灯,放烟花,最后评出谁家的灯最精致,俗称点神灯,寓意就是祈求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孩子们手里提着家里长辈自制的彩灯,嬉闹着盼望着烟花的升起,村民们更是翘首以待。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更是让人期待的坐立不安。一大早村委会的人就会组织年轻力壮的后生到晒麦场撘龙架,所谓的龙架便是烟花表演时用的架子,一部分为铁架,用来固定成组的烟花,当烟花落下时架子也不会被烧坏,还可以使烟花打的更高,观赏起来就更加迷人。另一部分是烟架,它运用了串联的原理,把各种烟花连接在一起,点燃后可以呈现出各种造型。
还未等到燃放时间,平日里只有麦收才会有人的晒麦场上,早已人声鼎沸,吃过饭的村民们早早就来占领“有利地形”,每到这个时候村支书都会在广播里再次确认人员分工和表演的安全问题。台前呼啸升空的烟花,一阵急过一阵的鞭炮声,告诉人们表演开始了。迫不及待的孩子们早已欢呼起来,几簇烟花拔地而起,如百鸟争鸣,在月光中绽放出朵朵花环,似箭的烟花璀璨无比,把夜空照的如白昼般,形成百里不夜天,正在观看的兴奋之余,猛然间,十几簇烟花同时升起,无数的彩球腾空飞舞,低一点的如金菊朵朵,高一点的如郁郁百合。它们环环相生,缤纷夺目。烟花盛开后的轻烟袅袅飘去,更如仙女舞动的云袖一般。
烟花燃放完毕,接下来就是最精彩的烧烟架。还记得我第一次观看烧烟架时,心里抑制不住的兴奋和满足的幸福感。工作人员把它的一端点燃,烟架上登时就出现了不同的造型,从左到右,由远及近。每个造型都有它自己的寓意和故事,有神猴献桃,鲤鱼跃龙门,八仙过海,百足蜈蚣,西游记,孔雀开屏等等,看那火树银花、千变万化,真是美不胜收。尤其是孙悟空钻水帘洞那一幕,简直活灵活现。全场的男女老少刚才还是喝彩声连天,现在却只剩下口瞪目呆了。这就是最最喜庆欢快的人灯,也寓意着人们凝心聚力,一片祥和。只可惜当时的我没有照相机,只好把这精彩的一幕永远地保存在记忆里。
而到了正月十六,村民吃过晚饭便会把自家的大门锁好,让屋子和院子里的灯全部都亮着,相传这就是点鬼灯。等到夜里十二点的时候人们会在自己的院子里放鞭炮,寓意着驱鬼赶走邪恶,在新的一年里大吉大利,出入平安。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人向往,让人留恋。村里的元宵节在热闹喜庆中同时也传承着一种信仰,它不仅滋润着沃土更加凝聚着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