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立涛 字数:3098
站在2016年年底这个节点,透过幽深的历史隧道,我们截取2013年交投集团成立到2016年底,这个历史长河短短的一瞬间,以经历者的身份,探讨保津的变化,从而循着这条线索,发现这三年的历史变迁。
提速,扩张
坐上时光穿梭机,我们来到2013年10月19日保津高速公路的雄县东收费站。这一天,是河北交通行业的一个大日子。就在这一天,资产达300亿元的河北交通投资集团成立,为河北高速公路事业搭建企业融资平台,盘活存量资产,变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筹资渠道多元化、融资成本合理化,有效破解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筹资难题,推动全省高速公路持续健康良性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通路。然而,站在雄县东收费站的收费广场一角,我们赫然发现,与其他小站不同,本该受京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影响,车流量下降显著的雄县东收费站,却车来车往,呈现出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面对我们的疑惑,时任收费站站长刘昌进介绍说:“别看现在车流量大,这只是暂时现象。我们雄县东收费站当然也受到京石改扩建等其他因素影响,平常车流也下降了。这一阵儿是驻地附近红薯收获期,往来运输红薯的车辆增加了,才显得不那么空空荡荡。等过了这一段季节性繁忙期,我们站就没这么多车流量了。”
雄县东收费站是保津高速上一座小型收费站,只有3入4出7条车道。
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2016年10月19日。
现任雄县东收费站站长李学军正站在船岛,检查收费作业情况。此时,2入4出6条车道全开,收费员不停地收卡、发卡。看到我们走过来,李学军站长抽出时间接手了采访。对于现场的紧张工作情况,她说:“这几年我们站车流量增加太多,各条车道全开,都不够用了。”对于我们是不是因为“薯运”季节才导致车流增长的问题,李学军站长予以否认。她说: “根本原因是这几年驻地相继开了几家大工厂,物流增加了,工业、商业活动扩张了。”“头痛,现在真头痛。车流量增加这么多,车道数量跟不上。”她又一指收费广场两边的施工现场,兴奋地说:“公司考虑到了我们这种状况。今年投资进行了改扩建工程。我们站将在增加2条车道。”“等车道建成了,我们收费站这种梗阻状态将得到有效缓解。”对于未来,李学军站长很是憧憬。
对于三年来的变化,李学军站长只有一句话:“工作提速,公路扩建。”
人才,培养,孵化器
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源泉是什么?
纵观中外,答案不外乎是人才。对于人才的制造、培养和使用,保津公司三年来成绩有目共睹。
坐上时光穿梭机,我们来到2013年10月19日保津公司人事部,听听人事专员王京是如何看待保津公司人才的现状吧。
坐在办公桌后,王京拿出一张张表格,用数据对我们侃侃而谈。她说,2013年,保津公司员工人数458人,其中初级职称以上120人,占比26%,一线收费员中级工以上100人,占比22 %。各工种、各岗位流动性小,基本没有调整过。对于优秀人才的任用和使用,限制较多,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基本靠催,公司为此召开过多次会议,强调、强调、再强调,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譬如,王京拿出一张关于请假事项的表格,向我们指出,长期请病假人员达28名,不仅占用了员工名额,还对公司经营造成不良效果。
让我们再次回到2016年10月19日,同样是在保津公司人事部,同样的人事专员王京。和三年前相比,谈起三年来的变化,王京有了不一样的感触。
“制度,首先是人才培养制度跟得上,使能者上,庸者下。增加各岗位、各工种流动性,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王京这样介绍道。
“其次,提高引进和培养的造血机能,是成为人才孵化器的关键。人才多了,用起来了,保津公司运营管理的灵魂也就打造成了。”这是王京的第二个观点。
从办公桌上的计算机中调出一份份表格,王京给我们普及了保津公司做好人才管理的一本账。
2013年以来,保津公司相继制定了职称管理办法、员工培训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先后引进专业工程技术人员5人,其中2人先后走上中层管理岗位;通过奖惩激励办法,鼓励员工进修、培训,使处级以上职称人数增加到220人,占比48%,一线员工中级工人数增加到200人,占比44%。尤其是,通过人才培养计划,先后对外输出于文秀到沿海高速高级管理层,李广到京昆高速高级管理层,栾运来、刘昌进、简春青、奚小雷到交投集团公司京石高速、保沧高速、唐津高速等同业管理层。公司内部,对于优秀人才大胆使用提拔,在严格公正公开考试考核的基础上,霍华伟、焦文波等同志也相继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制定非正常履职制度,先后清理借调、长期病假人员26名,充分体现了人员使用的公平公正原则,使保津公司人才管理、使用走上了良性轨道。
“保津公司正日益成为合格的人才培养基地。”王京认为。
厚德载道,聚合致远
企业文化,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是一个企业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生产力的源泉。
那么,2013年保津公司的企业文化到底如何?
带着探索的目的,我们坐上时光穿梭机,来到2013年保津公司党群工作部,听一听党务工作者潘勇的讲述。
一直以来,保津公司企业文化注重服务品牌建设,“一流的道路,一流的管理,一流的形象,一流的服务”是企业文化的价值名片。公司各项工作,围绕这“四个一流”展开,职工工作稳定,心态平衡,在各岗位像螺丝钉一样,努力发光放热。
让我们把目光转向2016年10月19日,保津公司党群工作部,新的党务工作者杨钧涵给我们的讲述。
交接工作以前,潘勇和我多次交流,讲解交投集团公司和保津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总结经验教训,展示工作成绩。她说,自三年前集团公司明确提出建设“厚德载道,聚合致远”企业文化以来,保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适时做了调整,各单位职工小家、温馨驿站、温暖党建建设提速,更加重视对职工的人文建设,温暖了群众吗,聚拢了人心,促进了保津公司企业文化的建设。“厚德载道,聚合致远”不仅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而且其内涵的力量日益深入职工人心,迸发出建设保津,建设交投的强大力量。
譬如,杨钧涵板着手指为我们数数三年来温暖党建的建设成就。制定了涉及职工子女升学、婚育、住院等方面的16项关爱标准,做到探访、慰问和帮扶职工常态化。创建“温暖站区”使工作在一线的职工感受到了党组织的温暖,享受到了企业职工的尊严,消除了后顾之忧,心情舒畅地工作。
保津公司财务部会计张春梅,在孩子10岁时爱人因心梗去世了。这些年来,她独自带着孩子,把希望全寄托在了孩子身上。今年,她的孩子高考,可是学习成绩不算太好。张春梅一方面给孩子报辅导班补习文化课,又请老师突击教孩子美术,希望高考取得好成绩。五月份,临近高考了,张春梅的孩子却因压力太大开始厌学,甚至更加叛逆,产生了恶性循环。公司党组织时刻把职工冷暖放在心上,在温暖党建品牌建设工作中,及时出台了助力中高考方案,对单亲家庭职工,子女参加中高考时,给予中考一周、高考两周的陪读假期。张春梅在这两周的高考陪读假期中,放下了工作压力,全身心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陪伴孩子复习,不断鼓励、耐心疏导,使孩子慢慢放下了思想包袱,考试成绩有了提高。公司温暖党建活动把温暖送给职工,得到了职工的真心拥护。6月7日和8日是高考的日子,张春梅却来上班了。同事们都问她:“怎么这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你不陪着了?”她说:“这些日子的陪读不光缓解我儿子的压力,也让我得到了反思,我也该理解孩子,不应该给他那么大压力。现在我俩都轻松了,我儿子愉快的去高考了,我高兴的来上班了。再说,现在月初,财务最忙的时候,我得赶快干好我的活儿,组织照顾我,我不能那么没良心。”
“企业文化建设,温暖党建创建,使保津公司真正成了职工的‘贴心人’”。对于三年来的变化,杨钧涵感叹道。